第十九章暴怒的秦羽

      “将军,关内戍卒共有一万人!”
    箫关城墙之上,一身戎装的徐元正向面色冷峻的史万岁,汇报关内具体情况。
    他是箫关总兵,在史万岁没来之前的箫关最高统帅。
    “河西最近还太平吗?”
    史万岁微微颔首之后,便开口询问箫关,重点要防御的河西方向。
    “禀将军,河西之地已经大部沦陷,要不是三国内部出现分裂的话,我们箫关可能也要面临危险了。”
    徐元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明显闪过了一丝庆幸,他虽然坐拥箫关这样的雄关,但让他面对如狼似虎的西楚人,还是心有余悸。
    “徐总兵,西楚人那一支部队,离我们箫关最近?”
    史万岁面色不变,朗声询问徐元。
    别人畏之如虎的西楚人,在他眼里不过就是他史万岁,扬名天下的踏脚石而已。
    “禀将军,是西楚之虎王宁,率领的骠骑营,如今驻扎在河西重镇灵寿。”
    徐元闻言微微一愣,但还是如实告诉了史万岁。
    “骠骑营?!”
    “好大的口气!”
    “今晚你派个向导给我,我要让西楚人知道知道什么叫骑兵!”
    史万岁声音冷历,硬朗的脸上布满杀机,今晚他要亲自称量一下,敢号称骠骑的西楚人,有几分本事。
    “将军,万万不可啊!”
    “我等依托关隘防守,尚且如此艰难,主动出击岂不是,自寻死路!”
    徐元听到史万岁的话后,连忙出声规劝。
    大秦近些年来江河日下,连最精锐的北军都水成那个样子,边军就更不用多说了。
    所以这些边军将领,对于西楚人都是保持一个态度,能守就守,守不了就跑路。
    这还是算有节操的,河西那群大秦将领才是人才,不但不抵抗,还主动投降充当带路党。
    “本将军心意已决!”
    ”另外此战本将军,不会动用你们边军,你们就好好守城吧!”
    史万岁说完之后,便大步离开,丝毫不给徐元反驳的机会。
    “唉!”
    “又一个愣头青。”
    徐元看着史万岁走远之后,不由得低声骂了一句。
    作为箫关总兵,他虽然畏战,但大抵还是合格的,最起码情报这一方面他就摸的很清。
    王成乃是西楚驸马,武道实力深不可测,麾下八千骠骑营更是独步东灵。
    当初攻进河西之时,王成凭借这八千骠骑,连下河西半壁之地,从而被大秦将领称之为,西楚之虎。
    寓意此人作战犹如猛虎,非常人可敌。
    …………
    “大离的使者?”
    大秦万岁殿之内,秦羽正脸色疑惑的看向李儒。
    就在刚才李儒告知他说,有一支大离派出来的使团,来到了龙城。
    “是的,陛下!”
    面如冠玉的李儒,轻声回禀。
    自从齐成脱逃之后,大秦朝廷官方的事物,秦羽基本上就全交给了李儒。
    上到国家决策,下到人事任免,基本上都由李儒做决定。
    “他们有什么目的?”
    从李儒那里得到肯定答复之后,秦羽的眉头不禁微微皱了起来。
    现在这个时候,大离派使者过来,他秦羽可不相信,是为了促进两国和谐的。
    “他们想要长宁府!”
    李儒说到这里的时候,脸色也是不由沉了下来。
    “真是什么狗东西,都敢向朕伸爪子了!”
    “告诉他们使者,长宁府可以给他,但是他们要拿十余万他们大离人的尸体换!”
    秦羽闻言不由气极反笑,长宁府位于大秦与大离交壤之处,大离王朝早就对那里虎视眈眈,现在看到大秦这艘破船,马上就要沉了。
    他们就忍不住,准备在劈他两斧子了。
    “陛下,请准许末将开赴长宁!
    “只要末将没死,大离人就别想碰到长宁一草一木!”
    脸色蜡黄的华雄,声音沙哑的开口说道。
    万岁殿之上文武有百余人左右,文官当然是以李儒为首,而武将自然是以华雄为首。
    “文优,你怎么想?”
    秦羽并没有回华雄的话,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李儒。
    “可以适当示威,但不能与大离全面开战!”
    李儒轻声回禀同时心里也不由叹了一口气,陛下还是太年轻了,一点屈辱都受不得。
    坐于龙椅之上的秦羽闻言,双目闪过了一丝精光。
    虽然全面开战不可能,但是打一场小规模的战争,让大离人知道自己不好惹,还是可以的。
    “华雄上前听令!”
    拿定主意之后,秦羽便将目光转到华雄身上。
    “末将在!”
    华雄大步上前,拱手听令!
    “明日你领本部军马,开赴长宁!”
    “若大离人敢越边境,便予以迎头痛击!”
    秦羽声音冰冷,灿若寒星的眸子里,布满杀意。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没有什么比割地更丢人的事了。
    “末将,领命!”
    华雄沉声领命之后,秦羽便示意他退下了,同时在次将目光扫向了李儒。
    “文优,大离使者那里,朕就交给你了。”
    秦羽一直坚信一件事,谈判桌上的底气,来源于战场上取得的优势。
    他让现在大秦最强的部队,西凉铁骑开赴长宁,就是为了让李儒,在与大离使者交涉之时,取得优势。
    “微臣,必不负君上!”
    李儒面色平静,声音也没有多少起伏。
    他是一个城府极深之人,从外表看,任谁也猜不出他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