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登与崩【四】

      “天怎么又快黑了……今天还啥都没做呢!”
    此时汤中松和张学究才刚刚抵达这条长街。
    汤中松看着天边的云开始慢慢变红,说道。
    “你起的太晚,自然一天就短。”
    张学究说道。
    “每个人一天都是十二个时辰,难道你起得早,这一天就因此而变长了?”
    汤中松回嘴道。
    “起得早就能做更多的事,自然感觉上就会漫长的多。”
    张学究说道。
    “我也没见你做什么事……而且要是这样论的话,我睡懒觉不起床不也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汤中松说道。
    “我第一次听见有人把懒惰说的如此冠冕堂皇,要是别人,我一定理都不会理。”
    张学究说道。
    “可是你理我了。”
    汤中松说道。
    “我没有。不知道咋理,也没法子去理。”
    张学究说着还走快了几步。
    “告诉我你不理我,也是一种理!”
    汤中松把手揽在脑后,步子不紧不慢的说道。
    “不过,我听说人上了年纪就是容易起得早。”
    汤中松借着说道。
    “为何?”
    张学究微微回头问道。
    “因为人老了,想要多拥有一些事时间。”
    汤中松嬉笑着说道。
    张学究知道自己又被这小子的瞎扯淡哄骗了……但他这张嘴却完全赶不上手底下的真章,若是真打嘴仗,怕是非得输个体无完肤不可。
    当即决定在到了宴席之地前,绝对不与这小子再有任何交流。不然除了让自己赌气憋屈以外,说不定还真能让自己早些时日作古……
    “博古楼的生活很平淡吗?”
    汤中松突然问道。
    但是张学究却好似没有听见一样。
    汤中松看到街边有一个老婆婆,正坐在一个小木凳上,手里拿着一只鞋垫,正在往上面绣着花样纹饰。
    绣的是什么汤中松看不清,但用的线是黑色。
    汤中松觉得奇怪,因为这整条街商铺林立,也有不少的摊贩和货郎在吆喝招呼着揽客。
    唯有这一位老婆婆,她心无旁骛,与世隔绝的坐在那里,专心绣着手中的鞋垫,显得有些过于安静而格格不入。
    汤中松没有多想,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不免多看了几眼。
    直到张学究的脚步停了下来,他才知道自己这奇怪是对的。
    “你不是成天自我标榜,这个看不起,那个看不上?”
    张学究说道。
    汤中松不知何意,但还是凭着感觉回了一句:
    “那有怎样?”
    “你就没觉得这长街有何不同?”
    张学究问道。
    “有什么不同?我对博古楼又不熟,这条街也是第一次来。没有对比,我怎么能发现不同?”
    汤中松两手一摊说道。
    张学究点了点头,觉得此话在理。
    但是他的目光要比汤中松直接得多。
    汤中松只是多看了几眼那绣鞋垫的老婆婆。
    而张学究却是把眼神已然牢牢的固定在了她的身上,尤其是手中的针和线。
    汤中松只是奇怪究竟是什么花式图案要用黑线来绣,然而张学究却是很坚定的知道,没有人在鞋垫这种贴身的物品上用一星半点儿的黑色。
    因为黑色不吉利。
    尤其是博古楼的这帮读书人。
    成天讲究什么天时地利,反而把最重要的个人努力放在了最后。
    所以他们只想讨采头,要吉利,怎么会自取晦气?
    这黑色花纹的鞋垫,就是修的再好,估计只能在清明节时能卖出去几双,用来烧了祭奠先人。
    在平时,怕是这群读书人见了都得绕着走,多看一眼都觉得自己会落榜……
    尤其是现在中都文坛龙虎斗将至,所有店铺都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多捞一笔。
    什么下笔千言纸,文思泉涌包,甚至酒楼里还推出了文圣菜,诗仙酒!
    这文圣菜,据传是一位超过了八品金绫日的九品文圣,在吃了一盘不知名的各种野菜大杂烩之后,突然茅塞顿开,提笔打破了自己文道中的最后一点桎梏,由此晋升了九品文圣。
    但究竟是哪几种野菜?如何杂烩?每样几斤几两?却是各地自由评说,每一家都在尽力标榜自己的正宗,贬责别家是上不得台面的野路子。
    但你若真问一句,“这正宗可有何依据?”
    怕是他们连“我们掌柜的和这位文圣曾经是好朋友,当年就是他亲口给这位文圣炒的菜!”这种弥天大谎都能脸不红心不跳的撒出来。
    至于那诗仙酒,就更具传奇色彩。
    说是一位读书人,专攻文道中的诗途,而由此大放光彩,被冠以诗仙之名。
    这位诗仙倒不是吃了什么菜,而是只爱喝酒。
    无酒无诗,但却又斗酒诗百篇。
    这人倒是实打实的存在,不似那文圣的故事以讹传讹已经寻不到原型。
    刘睿影也是听说过得,自从认识了酒三半以后,他觉得酒三半别不成就是那人的转世。
    不然怎么会一模一样?
    那位诗仙的诗写的如何,刘睿影不太会评判,但是他觉得酒三半写的也不差。
    若要是论起这酒喝得多少,刘睿影一定毫不犹豫的说酒三半喝得更多。
    想来也是有趣,这到底是酒中诗,还是诗中酒?
    是喝了酒才能写的出诗,还是写诗后必须得喝点酒?
    这些就没人知道了。
    但是刘睿影觉得,叫诗仙,不如叫酒仙。
    酒仙可做的事不止写诗,只要有酒在,任凭风吹浪打,都能胜似闲庭信步。
    但诗仙未免过于局促,好似除了作诗以外,别的方面一窍不通似的。
    但这天下的道理、学问、功法、武技,向来都是一通百通,举一反三。
    诗仙写的文章未必难堪,文圣做的诗一定不差。
    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兴趣的方向。
    在学完了基础之后,这怎么发挥自己的才情与天赋,却是由不得旁人说三道四。
    文圣菜,诗仙酒这两种彩头,经年不衰,每年都能卖出不少,遇上这十年一度的大盛事则更是供不应求。
    那些个有名望的店铺门口,甚至都排起了长队,更有的读书人因为囊中羞涩,而集资买下一壶一盘,待回去之后分而食之,分而饮之。
    虽然不能满盘皆食,满壶独饮,但至少入了口,下了肚,就能平添几分念想,几成底气。
    又向前走了几步,汤中松这才看到那老婆婆在鞋底上绣的是一朵墨荷。
    因为鞋垫上有用粉笔淡淡描绘出来的轮廓,她的针脚正在按着轮廓密密麻麻的向前推荐,转眼,半边荷叶的纹理已经活灵活现。
    “卖鞋垫!存手工羊羔皮的鞋垫!兔毛填的,绝对舒服!踩在脚下定能踢翻尘世之路,衬在鞋里方可不惧万般险阻!”
    这老婆婆待汤中松和张学究二人走近了,方才出言吆喝道。
    嗓音洪亮,中气十足!
    和她头上的斑驳白发以及脸上的层层沟壑豪不相符。
    而且这吆喝词儿也相较旁人来说也更为文雅妥帖,却是一下就引了不少读书人上前去观问。
    “老婆婆,你这鞋垫怎么卖?”
    有人问道。
    “十五两银子。”
    老婆婆头也不抬的回答道。
    “十五两一双?这也太贵了吧!”
    那人惊叹道。
    周围的人听到这价钱,却也尽皆都是唏嘘不已。
    觉得这老婆婆莫非是想钱想疯了!
    虽然她的鞋垫做工还算精致,针脚也很密实,看上去舒适又耐穿,但这价钱确实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望而却步。
    “不是一双,是一只!”
    老婆婆停下了手里的针线说道。
    “一只十五两?那一双岂不是三十两!”
    众人更是吃惊不已……
    三十两银子,在博古楼最好的茶座酒肆中办一桌上好的席面都是绰绰有余!
    怎的到了这老婆婆这里,却是才堪堪购买一双鞋垫?
    这鞋垫虽然重要,白日里时刻贴身,但毕竟不是能显摆出来的东西,哪里有摆桌酒席,大宴四方长面子?
    一时间,却是已经走了不少人。
    每一个都是摇着头走的,嘴上念念有词道:“这老婆婆也不知是哪里来的……要么是得了失心疯,要么就是老糊涂了……”
    “一双不是三十两。”
    只见这老婆婆轻轻的摇了摇头说道。
    “一只十五两,难道一双不是三十两吗?”
    这下子余下的人全都笑了起来,他们觉得这老婆婆定然是老糊涂了……这么简单的帐都算不明白,怎么还能出来摆摊?
    也不知她的儿女是谁,身在何方。
    自己目前都已如此了,还要这么辛苦的出来风餐露宿的摆摊不说,这头脑糊涂之下万一有了个什么三长两短,又该如何是好?
    读书人重孝道,这是人尽皆知的。
    何为孝?善事父母方为孝。
    老字省去下半边换成子,便是孝字。
    这本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博古楼和通今阁,每年都会在天下筛选出些标榜人物,来破格授予他们文服。
    这“孝道”文服,也是其中的一种。
    因此不管真孝,假孝,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这读书人也都是做的有模有样。
    毕竟这可以因为“孝道”而破格授予文服,也能因为“不孝”而无条件剥夺功名。
    这可是没几个读书人能受得起的惩罚。
    曾有一位五品紫缎辰的读书人,被称作是通今阁的最有潜力问鼎八品金绫日的人之一,可是就在他闭关苦读,写呕心沥血之文章时,自己的母亲却突然因为摔了一跤,头磕碰在了桌角当即死去。
    而他却在闭关中丝毫不知,待到文章写成时,发现母亲的尸身在庭中已然恶臭,还爬满了蛆虫……
    为此,他羞愧难当,在母亲的尸身之旁上吊自尽。
    但即使他已然自杀,通今阁却还是一纸行文,剥夺了他的五品文服。
    本来能风风光光的继续昂首阔步,怎奈自我了断了不说,到头来还是又回到了白丁之身……
    这些围着老婆婆的读书人,自是觉得这老婆婆的子女极度可恶,无一不用此狠毒的口诛着。
    似是把他人贬损在地,就能体现出自己的高尚一样。
    老婆婆停在耳里,看在眼里,却是丝毫不动声色,只是淡淡的说道:
    “因为左右脚的价钱,不一样。”
    “不一样?为何不一样,难道这双脚还能分出什么高低贵贱吗?”
    有人问道。
    “当然有高低贵贱!”
    这话却是从汤中松的口中说出。
    他看到了这般热闹,定然是向前去凑一凑的。
    “这位兄台何出此言?”
    旁人看到汤中松虽然没有身穿文服,但是却器宇轩昂,仪表不凡,当下也不敢过于轻蔑,于是客客气气的问道。
    “你举箸提笔用哪只手?”
    汤中松问道。
    “右手。”
    那人说道。
    “这不就是了?读书人无非两件事,吃饭写字。既然这两件事都用右手来做,那这右手是不是要比左手重要高贵的多?”
    汤中松说道。
    “好像……是这般道理。不过这位老婆婆卖的是鞋垫,说的是脚而不是手!”
    这人接着说道。
    “那我再问你,你走路之时先迈哪条腿?”
    汤中松问道。
    这一下回答倒是五花八门了,毕竟走起路来有人先迈右腿,有人先迈左腿,反正无论左右,却是一定会有个先后……不然总不能像麻雀那样,一蹦一跳的前进吧?
    “你若是先迈右腿,那必然是右脚先着地。在迈出每一步时,你跟不知道这一步落下去踩实了会发生什么。即便下面布满了钢钉,注满了沸水,你这一步既出,是不是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若是强行撤步,非要向后打个趔趄不可!”
    汤中松说道。
    这一段话倒是引来周围很多隐隐赞叹之声。
    “所以啊,这走路和举箸提笔一样,都分个先后对不对?”
    汤中松问道。
    “是极……是极!兄台此言却是极为在理!”
    旁人这一夸奖,却是让汤中松更加飘飘然了!
    不过在他心中,向来是看不起这这一堆功利又虚伪的读书人的,现下好不容易捞着了个机会,便决心要把他们狠狠捉弄一番!
    “所以说,这左右有贵贱,双腿分先后!这价钱不一样是不是也该当如此?”
    汤中松一拍手问道。
    “不过……若是文房纸笔,卖的贵些,倒是理所当然。毕竟如兄台所言,这人之右手,不论是读书人写诗作文,还是武修拔刀扬剑,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双腿双脚,虽然也分先后,但是这贵贱之说却还是有些牵强附会吧……”
    有人对着汤中松提出了质疑。
    “你知道张素吗?”
    汤中松问道。
    “当然知道,此等先贤之名讳,如雷贯耳,安有不知之理?!”
    这人说道。
    “那就是了,想必张素提出的‘知行合一’论,各位也是烂熟于心吧?”
    汤中松接着问道。
    “不知兄台何意?”
    这人却是有些疑惑。
    好端端的说着鞋垫,怎么又扯到了张素身上?况且这‘知行合一’论,文物双道都奉行如若纲常,却是又何必要再问一遍?
    殊不知,汤中松没说一句话,就在心里把这些读书人又看轻贱几分。
    “‘知行合一’放在文道上不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自然要动笔墨,这就会用到右手。而行万里路不是要靠一双腿脚?难道不也是先迈出去的那条腿,先落地的那只脚更有担当,更为重要?”
    汤中松说道。
    众人听闻却是尽皆明了。
    这些道理他们都知道,只是从来没有像汤中松这般思考的如此深入过,一时间不由得心生敬佩,纷纷拱手称是!
    学海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
    这先迈出去的腿,自然是要承担探索之职责。
    没人知道下一步究竟是康庄大道,还是刀山火海。
    但只要认准了方向,决定上路,那这腿脚终究是要迈出去的。
    “老婆婆,你这鞋垫究竟怎么卖?”
    汤中松转而对着那还在兀自不停,绣着鞋垫的老婆婆问道。
    此时,一朵墨荷已然完工,只剩下最后将线头一锁,便大功告成。
    “对他们的话,走路后着地的脚,一只十五两,先着地的脚,一只二十五两。”
    老婆婆说道。
    虽然仍旧贵的离谱,但这些读书人一想到方才汤中松把这鞋垫以及左右脚先后迈出挂靠上的大道理,便也没有人再出言不逊或是低声抱怨。
    “便宜!真便宜!这鞋垫要是穿上,真可谓是行张素之先路,探知行之根究!即便一时间看不出得意短长,时日一久,必然是高下立判!”
    汤中松摇头晃脑,说的煞有介事。
    实则这鞋垫哪有什么区别?
    几十分钱的和这老婆婆几十两银子的都是一般穿用。
    况且就算你不垫鞋垫,又有谁能知晓?
    总不能见面就脱靴子来炫耀显摆一番吧。
    汤中松如此说,只是为了勾着这群迂腐不堪的读书人花些冤枉钱罢了,虽然只是小小一番戏弄,却也是他这段时日以来为数不多的开心。
    上一次开心,还是在他碰到刘睿影,与其在定西王城的祥腾客栈饮酒交谈之时。
    不过汤中松说完之后,却发现四周安静异常,正待他想着该如何再添一把柴,让火烧的更旺时,一道声音打破了安静。
    “老婆婆,请给我一双!我先迈右脚!这是四十两银子!”
    一人出言说道。
    这一下倒好,其余众人纷纷掏出荷包,开始争抢,钱不够的还专门叮嘱了这位老婆婆一定要给自己留一双,而他本人则一路小跑着回去取钱!
    汤中松眼看着这群傻子开始为自己的愚蠢埋单了,也就默默地想抽身出来。
    没想到这位老婆婆却对着他问道:“小伙子,你先迈哪只脚?”
    “我?需要先迈哪只,我就先迈哪只。”
    汤中松指着自己的鼻尖说道。
    “呵呵,看来你这小伙子真是个机变万千之人,将来的成就定然不可限量!”
    老婆婆说道。
    “无非是些小聪明罢了,老婆婆告辞!”
    汤中松一拱手,转身潇洒离去。
    “等一下!”
    只见那老婆婆收起针线,站起身来,把汤中松叫住。
    “老婆婆还有何事?”
    汤中松问道。
    “这是两双鞋垫,花纹皆是墨荷。一双是左脚先出,一双是右脚先出,都送你了!”
    老婆婆从身后的包裹中取处一双鞋垫,连带着手上这一副,递给汤中松说道。
    “这却是如何使得?在下无功不受禄!”
    汤中松婉言推辞道。
    “鞋垫是我做的,价钱是我定的,不过道理却是你说的。所以这些鞋垫能卖出去,当然有你一份功劳,却是如何使不得?”
    老婆婆说道。
    汤中松转念一想,觉得这老婆婆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便伸手接过。
    这可是价值整整八十两的两双鞋垫啊!
    周围的读书人纷纷投来惊羡的目光。
    汤中松的心里也有一丝激动,不过既然要装,就得把架子端足戏做全!却是摆出了一副比先前还要平常随意的样子,伸手接过。
    张学究眼见这群人又被汤中松带入彀中,也是叹了口气,觉得无可奈何……
    但是当他看到这老婆婆伸过来的手上带着的那枚顶针时,瞳孔不由得一缩!
    “这一双送你了!”
    汤中松转手把其中的一双鞋垫递给张学究说道。
    但是张学究的目光却穿插过人群起落间的缝隙,牢牢的固定在那一枚顶针上。
    夕阳更红,火烧云渐渐腾起,把这一枚顶针却也是照的红彤彤的。
    “难不成你想自己花钱买?”
    汤中松见张学究没结果鞋垫,也不说话,便又出言挤兑道。
    “这群小子……别怕是有钱买,没命穿!”
    张学究冷不丁冒出了这么一句。
    汤中松抬头看了看天,心想要是再磨蹭下去,真的是只有残羹剩饭了!
    若是刚才不去戏弄那群读书人,说不定还能在开席之前,问问到底有没有酒酿吃!
    这人一旦萌生了某个念头想法,却是不完成它就浑身不舒服!
    尤其是汤中松这样向来说一不二,言出必果的人。
    想当初他在丁州府城之时,即便是夜半三更,他要买什么,吃什么,都一定要买到吃到!
    反正按照他的时间来算,只要日头还没有升起来,这一天就是还没有过去,新的一天也还没有开始。
    所以这么说,他倒也是个今日事今日毕,做事井井有调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