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大罗毕集,龙帝讲道(上)

      ……
    “师父,这零陵城中好生热闹。”
    身穿灰袍,背背长剑的少年,左右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满面好奇。
    “崇山书院五德真人讲道之期将近,整个地仙界修行五行道法的修士,大部云集于此,热闹一些也是正常的事情。”
    虽然这么说,但观一叶而知秋。
    但看周围最普通的平民脸上都挂着笑容,而且具备几分修为,便可知崇山书院治理地方的能力。
    “传言崇山书院,以‘实事求是,格物致知,众生平等’为立派宗旨,致力于教化万民,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走在前面,身穿青袍的老道士心中想道。
    突然,他身前三丈外灵光波动,一个身穿靛青色长裙,相貌美丽,雍容的气质中透出慈悲之气的年轻女子,忽然出现。
    “崇山弟子公孙九娘拜见松风前辈。”
    松风道人,大隋北方全真道两位大罗之一,另外一个则是全真道掌门重阳子王重阳。
    “原来是素心娘娘当面。”
    随着太乙真君和龙帝分别渡过天劫,成就大罗,崇山书院再难像先前那样隐于角落。
    崇山门下各大优秀弟子也逐渐为人所知。
    尤其像公孙九娘这样,比很多二代弟子入门还早的三代弟子,更是声名赫赫。
    “九娘惶恐,还请前辈随晚辈来,师祖已经在我派崇山大殿中等候。”
    “劳烦道友前面带路。”
    “前辈请。”
    崇山大殿中,徐君明看着水镜中的画面微笑道:“九娘这孩子到是越发的成熟了。”
    旁边乔守心微笑着点了点头,对这位大弟子,她也是满意的很。
    论及修为,太乙金仙的境界,跟诸葛流云、雍容、叶天云、周青、傅清风、孤鸿,这些三代中顶尖弟子,不相上下。
    徐君明摊开手掌,一尊赤红色的三脚铜炉,缠绕着滚滚火焰,朝乔守心飞去。
    强盛的宝气灵光,瞬间吸引了乔守心的注意。
    “大罗灵宝?”
    “此宝名‘火云炉’,是我用赤炼元铜炼成,三禁制大罗下品灵宝,足够你用上一段时间了。”
    “正好弟子的‘造化神鼎’不够用了。多谢师父。”
    徐君明笑了笑。
    乔守心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跟自己女儿一样。诸弟子中最为得宠。
    “收起来吧,客人到了。”
    乔守心点头后,把火云炉收起。
    随着徐君明朝外面走去。
    远远便看到,大弟子公孙九娘引着松风道长和他的弟子过来。
    “松风道友远道而来,徐君明不胜荣幸。”
    “徐道友客气了,冒昧来访,还望见谅。”
    “请。”
    “请。”
    来到崇山大殿中,分宾主落座。
    喝过茶水后。
    “怎么没看到贵师弟,龙道友?”
    “哦,他破境后三年来一直在稳定修为,闭关不出,只好我这位修为低微的师兄出来替他招待宾客。”
    “原来如此。”
    “不过道友放心,七日后讲道之时,我师弟必然现身。”徐君明笑道。
    “如此便好。老道修行青木之道,早就希望能聆听五德真人的五行妙道。若非诸事繁杂,难以脱身,恨不早就飞身来此。”
    “能得道友如此称赞,真是我那师弟的荣幸。”
    松风道人笑声说完后,略一沉吟。
    “徐道友,我从北方而来,一路所见梁国境内,各郡、府、县,遍布崇山书院分院,道友可是打算助梁国萧铣扫平乱世,取大隋而代之?”
    自从三年前萧铣答应了徐君明的条件后,大批崇山弟子进入梁国境内,建立起了九家上院,九十三家中院,近千家下院。
    成了梁国修行界中的霸主。
    “道友误会了。我崇山书院虽深入梁国,但只负责斩妖除魔,并不干涉梁国争霸。”
    “不管是将来梁国取代大隋,还是大隋或者其它国家灭了梁国,都跟我们没关系。”徐君明肯定道。
    “原来如此,到是老道我误会了。”
    松风道人心里松了口气。
    全真道早就算准了天下大势是‘李氏取代杨氏’,荣登九五至尊。所以一直在暗中支持瓦岗李密。
    有了全真道这北方第一大派的支持,瓦岗军南征北讨,彻底掌控了中原腹心之地。
    隐隐有蜕化真龙之势。
    把松风道人的表情看在眼中,徐君明心中暗笑。
    佛门遮蔽天机,让全天下所有人都以为李密的瓦岗会取代大隋,而实际的真龙天子确是李渊。
    若非徐君明早就知道历史,又有青铜镜在身,精于天机术数的话,只怕也会被蒙在鼓里。
    徐君明刚要开口转移话题,突然一道灵光出现在大殿中。
    灵光膨胀,化为宁采臣的身影。
    “启禀祖师,镇元大仙来访,现已到零陵城外。”
    “知道了,我马上就去。”
    “弟子告退。”
    光影消失后,徐君明起身。
    “镇元大仙来访,我要亲身前去迎接。道友且在此稍坐。”
    松风道人起身。
    “大仙辈分太高,我跟道友一起去迎接吧。”
    “也好。”
    两人各带弟子出了崇山大殿,下了中央峰,刚要出去,宁采臣已经带着身穿杏黄道袍,左右青风、明月二童子随侍,仙风道骨的镇元子,飞身而来。
    “徐道友,老道又来叨扰了。”
    “大仙哪里话,您可是我请都请不到的贵客,别说多来几次,要是住在这里,我才高兴唻。”
    “哈哈,徐道友太客气了。”
    “哦?松风道友也在?”
    “松风拜见大仙。数百年不见,大仙风采依旧,可喜可贺。”
    松风道人执弟子礼,上前拜见。
    当年他还是一个道童的时候,曾蒙镇元大仙赐下一枚人参果,这才扎稳根基,后来也多次去万寿山五庄观听道。
    镇元子的青木道法,对他帮助甚大。
    “不必客气,快起身。”
    松风道人站起身,刚要开口,便见司徒明月,引了一个身穿葛衣,手提龙头拐杖的老妇过来。
    “原来是老母光临,徐君明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黎山老母打了个稽首后。
    “没曾想徐道友这里如此热闹。”
    “道友所修非五行法,怎么这次也到零陵来了?”镇元子笑问道。
    “静极思动,便来看看。”
    “松风拜见老母。”
    松风道人虽然也是大罗修士,但辈分比黎山老母却差了不少。
    黎山老母还礼后,还没等说话。
    司徒明月四弟子晋云引着漓江剑宗诸葛问飞了上来。
    诸葛问之后,乔守心五弟子孤月,带来了罗浮派掌门静尘子。
    静尘子之后,乔守心六弟子杨云婵,带来了云台仙宗玉林真人。
    七弟子秦寒萼,带来了楼观道太上长老扶云子。
    后面老君观‘长空道人’,紫阳派‘张玉阳’纷纷来喝。
    天下道门,只要有两位大罗的顶尖宗门,都有一位大罗修士登门而来。
    当然漓江剑宗和罗浮派纯粹离得近的不算。
    镇元子和黎山老母算是交好的道友。
    前后不过半个时辰,已经有十几位大罗修士云集于此。
    “诸位道友能够莅临我崇山书院,实在是我崇山一脉的无上荣光,还请各位道友随贫道至崇山大殿安坐。”
    徐君明做主,带着众人来到大殿,分宾主落座。
    镇元子辈分最长,坐在左手第一位。
    黎山老母次之,坐在了右手第一位。
    其后众人按照成道长远,依次落座。
    乔守心门下七位弟子客串起了侍者,为诸位前辈端茶倒水,殷勤招待。
    一时间宾主尽欢。
    突然,一道浩大的灵光,从后方飞来,落地后显出一位身穿白袍,身披鹤氅,头戴玉冠,相貌冷峻的少年。
    笼罩在身上的五色灵光,说明了他的身份。
    抱拳一礼。
    “各位道友莅临崇山,为贫道贺,龙帝感激不尽。”
    “龙道友客气,我道家又添了一位大罗,乃是可喜可贺之事。我等当然要亲身前来。”诸葛问道。
    “诸葛道友所言甚是。”
    众人说话间,龙帝在徐君明左侧坐了下来。
    “今日难得,不如我等论道一番如何?”黎山老母突然道。
    众人下意识的看向龙帝和镇元子。
    这三人,一个是上古前辈,一个是地主。
    至于徐君明,虽然是崇山书院掌院,但太乙金仙的修为,在一群大罗中,天然就低了一筹。
    “客随主便,只要龙道友不反对,老道自然没问题。”
    龙帝看了眼徐君明,后者点了点头。
    所谓论道,除了不算多的收获,最大的作用,便是能试探一个人道法境界高低。
    正好,徐君明也想看一下,在场所有大罗的修为如何。
    龙帝生性冷漠,得到徐君明允许后,瞬间便进入了正题。
    “天地乾坤,化生五行,五行者,金木水火土…!”
    伴随着道道玄音,半亩庆云从龙帝头顶百会穴浮起。
    三朵斗大的青莲,从庆云中浮现出来。
    中间青莲内五色灵光上冲,内中金木水火土五气化合,深邃而又神秘,仿佛蕴含着一座广大的世界。
    在五色灵光核心,一颗圆坨坨的五色道果,绽放瑞气。
    左侧金莲中一面天青色的铜镜,一口黑色铜钟,盘旋其中。
    右侧金莲则托着一面黑褐色的盾牌,一股浑厚沉凝的气势,从盾牌中散发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