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郑经请罪(第一更!求订阅,求

      郑经来杭州了!
    这是朱由榔最近得到的消息。
    对他来说这可以算是一个喜怒参半的消息。
    他怒的是郑经有些不堪大用,喜的是郑经还是能够认清形势及时认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就算是看在郑成功的面子上,朱由榔也不会对郑经过于苛责。
    毕竟小浪屿一战的经过朱由榔也清楚,并不完全是郑经的责任,而且结果也算是好的。
    总之朱由榔要站在君王的角度上好好教育郑经一番,也算是敲打了。
    必要的时候还是要给这些天潢贵胄一些压力的。
    至于锦衣卫和东厂,朱由榔已经命他们去明察暗访了,多余的话也不用多说了。
    ...
    ...
    福建泉州距离杭州并不算远,转眼间郑经的船队就抵达了杭州。
    他来到杭州后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取向天子请罪。
    这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天子行宫前的锦衣卫将行宫围的如同铁桶一般。
    郑经来了也不例外,必须经过通报才能面圣。
    郑经虽然早有了心理准备,可是真的来到皇宫前还是有些紧张。
    他正好利用这个时间闭上眼睛闭目养神,调整一番情绪。
    “陛下宣你觐见,忠王世子。”
    不知过了多久,一名内侍去而复返,出现在了郑经的面前。
    郑经睁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和声道:“多谢公公。”
    “世子殿下,请吧。”
    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个个都是一等一的人精。
    忠王父子二人得圣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可谓简在帝心,地位稳固。
    这样的人是轻易不可能失势的。
    所以对待郑经,宦官们自然是态度和善。
    那名内侍引领着郑经向前走去,没过多久就来到了行宫腹心地带。
    “世子殿下,陛下就在里面,奴婢就退下了。”
    郑经点了点头,和声道:“多谢公公了。”
    郑经站在殿前整理了一番袍服,振了振衣冠,随后阔步走向大殿。
    虽然是行宫,但是礼仪一点不可少。
    郑经反复告诫自己,一定要展现出臣子所必有的礼数。
    绕过屏风后,郑经便见到天子在背对着他看着地图出神。
    郑经快步走向前去,在距离天子十步远的位置停下,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地行礼。
    “臣郑经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由榔闻言转过身来,轻轻道:“平身吧。”
    朱由榔一改往日的和善,而是面色肃然道:“小浪屿的事情朕都听说了,这件事不全怪你,但是你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觉得朕说的有没有道理?”
    朱由榔开门见山,反倒是让郑经舒服的多。
    若是天子迟迟不肯提起此事,郑经才会感到尴尬不已。
    “臣知罪,陛下所言不虚,这件事臣负有很大的责任。”
    一个人能否成长看的就是他能否正视自己的错误。
    就拿郑经来说,他一开始是不敢面对的,生怕因为这件事被朱由榔责斥。
    但仔细看下来,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
    “知道错了就好,倭寇非一日能除矣。你立功心切朕也能够理解,但下次再行动时要好好想想,到底能否毕其功于一役。若是不行,那就稳站稳打。你的兵力优势比倭寇大,那还有什么好怕的。该急的应该是倭寇才对。”
    朱由榔语重心长的教导着郑经,就像是教导自家子侄一样,郑经也听得十分认真。
    他原本以为皇帝陛下会对他勃然大怒,一顿责斥。
    可是天子温文尔雅的给他讲道理,虽然不免有一些责怪的情绪,但也是很正常的。
    这件事换做是谁都会生气的,毕竟如果不是何守义率部及时赶到,两万明军士兵很可能就被活活饿死在了小浪屿上。
    郑经深吸了一口气道:“臣这次犯下大错,还请陛下责罚。”
    犯了错就要挨罚,挨打就要站直。
    这是郑成功教给郑经的道理。
    虽然他是忠王世子,但他不希望天子因为他的身份或者是出于顾忌而对他有任何的袒护。
    一来这样容易惹人非议,那些御史言官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二来呢,这样也不利于郑经自己的发展。
    综合来看还是认罚领罚比较好。
    至少这样郑经心里会比较心安。
    朱由榔并没有立即发声,而是紧紧的盯着郑经在看。
    他没有想到郑经会有勇气主动提出领罚。
    能够做到这点也是不容易的啊。
    “既然如此,那朕就罚你俸禄半年,你看如何?”
    罚不是关键,而是走个形式。
    朱由榔将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也是鉴于郑经的认错态度很好,认错认的很及时。
    这种情况下,朱由榔自然也没有理由过于的苛责郑经。
    “臣领罚。”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对于天子的责罚,郑经不会有任何的反对。
    说一句不好听的,便是天子现在要他去死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古话。
    现在想来也是极有道理的。
    天子对他只是罚俸,已经是很开恩了。
    “既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办了,你也不要一直记挂在心上,争取早日再立功劳才是。”
    朱由榔和声说罢,便示意郑经到身边来。
    郑经见状连忙挪着细步来到朱由榔身材,十分恭敬的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你在福建遇到了倭寇是不是都有根基,且对于沿海情况十分的了解?”
    朱由榔来到杭州以后对于浙江的倭患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但是他对于福建的倭寇认知还停留在纸面上。
    而福建的倭寇一点也不比浙江少。
    要证实朱由榔的判断,他就需要尽可能的了解清楚情况。
    “回禀陛下,正如陛下所说,福建的倭寇根基很深,而且他们对于福建沿海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臣怀疑他们跟当地的豪商有勾结。”
    郑经的这句话可谓是说到了朱由榔的心坎里。
    他早就觉得是海商和倭寇勾结才致使倭患看起来那么一发不可收拾,经过何守义跟郑经的确认,他现在算是可以下断言了。
    好啊,那就来一次大清除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