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页

      但终于,她也能自己挣钱了。
    “爹说的,或许是错的。”春和轻声对冬儿说,眼眶有些润,一抹,竟然是泪。
    “相公若是在这里就好了。”
    又一个说话人上了台。台下的人依旧分外热情,小二在人群中穿梭不断,送上新鲜的吃食。
    最初春和并不明白为何纪初霖让她学做说话人,也不知道她是否喜欢做说话人。
    不过是纪初霖先让她做,她就做。
    但这一刻,看着说话的台子,放在台上的书案,扇子、杯子。她忽然有种冲动,想要再度站上去。
    她想到在杨府时别人问她的那个问题。为何闻克己那么多次都考不上却还是要考科举。
    原来不止是闻克己,她也想要获得那烟花般绚烂的一个瞬间。
    回去的路上遇见了纪初霖,从蹴鞠场上回来的他身上还带着不尘土,洗净的手上拿着一包糖。他特意来接春和。
    春和一路小跑,紧紧抱住他,将那袋钱拿给纪初霖看。“相公你看,春和挣到钱了,五十文呢!”
    “我家小春和真厉害。”纪初霖抱紧她。“那你的为夫我可以当金丝雀了吗?我的金主?”
    “好,我养你!”
    “果然,你的为夫我做得最成功的事业不是蹴鞠,而是给自己养了个媳妇。”纪初霖把糖拿给春和,双手托着她的臀部将她抱起,单手托着她,另一只手抚在她的后脑上,微微用力让她头向下。亲吻。“奖励。”
    “就这个?”
    “嗯,就这个。”
    “相公说我是金主你是金丝雀吧?”
    “嗯……”
    “金主觉得你太敷衍了。”
    “我发觉我真是会给自己挖坑啊……”
    春和笑着打开糖,剥开一粒塞在纪初霖口中。“甜吗?小金丝雀。”
    “甜。金主大人。”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说了,啥时候150个收就加更,虽说可能没多久就又会回到140多的收藏~~但要讲信用~~~今晚还有一更哟~~(#^.^#)啥时候300收又加更哈~~总觉得这个数目这本书写完都到不了~~】
    第82章 第八十二话
    春和继续在清风瓦做说话人。也像纪初霖要求的分外仔细地观察瓦子的运转。
    瓦子里有不少说话人,客人们都有所偏好。春和红了一阵子,酬劳也从一开始的五十文到了两百文,毕竟她说的故事都在市面上寻不到。
    但纪初霖写的不少故事都需要在后期保留,那十余个可以说的故事翻来覆去说了好几遍后,客人们也渐渐不听她说。
    “不过是话本好,故事说得倒是普通。”有客人这般评论。
    春和也不着急,纪初霖一直告诉她清风瓦是中瓦,请的说话人颇多,高手如云,不少人都有十年以上的说话经验。她正式开始说话也不过十几日。说过有趣的故事后听众失去了兴趣,比不过那些既有经验的说话人也属正常。
    重要的是经验。
    多听多看多学。
    看过不少也学了不少,春和再度上场,听众们都说她比之前进步了不少。
    又有不少人来捧场。
    一日午后,小二说一位陆公子请两位女说书人。
    那位陆公子在清风瓦的雅室。雅室悬挂着珠帘,还摆放着屏风,来瓦子玩的客人坐在屏风后。
    转过屏风,原来是一位神情颇有些凶悍、却有着闪亮大眼睛和小圆脸的少年公子,眼睛清亮美丽得像是一对琥珀,一开口却是女子声音。
    “你就是韫夫人脚边的那条狗颇为看重的说话人?”
    春和心想这位冒充少爷的公子所说的“狗”说的应该就是鹿归林。她应道自己的确见过韫夫人,也曾受邀几月后参加韫夫人的家宴。
    却也不过如此。
    也的确只是如此。
    “告诉你,离那条狗远一些!”少女在桌上丢下十余个铜钱,眉梢扬起。“赏你的。”
    春和盯着桌上的铜钱。混了这么久的瓦子她也清楚被唤去雅室的说话人怎么都能受到一两贯钱做赏钱,刘老作为说话人中的翘楚曾一次性得到四贯赏钱。
    怎么都不会只有十几文。
    心里自是清楚这是一种侮辱,春和却也还是收下。
    她若是第一次就嫌少、嫌被辱我而故作矜持,下一番还有谁愿请她去雅室?何况这位以公子自称的陆小姐一副家中有权有势的模样,还是别得罪为好。
    收了钱。春和对陆小姐行礼告辞。
    送走那位麻烦的小姐,春和总觉得鹿归林似乎惹了大麻烦,又一想,他现在同韫夫人一道,若是真遇见了什么麻烦事,韫夫人也会帮他。想到这里,渐渐松了一口气。
    那位陆小姐给的赏钱极少,偏是这点儿赏钱都引来了祸患。
    过去清风瓦一直是刘老进雅室,头一遭不仅不是她,还是春和这种才来到这里的女子,刘老自然满腹愠怒,说春和不过是占得故事从未有人听过的先机。故事本身其实说的极为普通,如何能进雅室说话?不过是占得女子的身份罢了。
    闻言,春和也只是颔首,想要请教。刘老却道自己说了这么多年的故事,自然有的是绝招,却没有教与春和的必要。
    一旁有人插话,说既然如此不如两人比上一场。
    刘老捻须轻笑:“老夫说了多年,难道还会次于你一个小女子?这般,不如我等说一个《碾玉观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