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剑道

      在荒洲,书院有很多,像出名的白虎书院,青藤书院等等。
    但能够被直接称之为书院的只有一家,那就是荒洲书院。
    听到书院招生的消息,王伟顿时回忆了起来。
    前世也是刚刚穿越没有多久,众人还在山门城修整的时候,书院的大能便在荒洲的城池挨个的通知,告知书院招生的消息。
    只不过,前世的王伟和王大资质平平,并没有被书院看上,只能羡慕的看着一些天之骄子被书院的大能带走了。
    当然了,没被带走的人也不是没有机会。
    只要他们能够横穿大荒到达书院,就能够获得一次考验的机会。
    若是通过了考验,还是可以加入书院的。
    想到这,王伟突然眼睛一亮。
    前世自己和王大没有天赋。
    但是今生自己和王大的天赋绝对远超常人。
    经过自己的测试,已经证实了穿越途中的那些光团就是能够改变人资质的东西。
    自己吸收了最为罕见的金色光团。
    而王大则是吸收了无数巨型光团。
    按照数量来说的话,这个世界上肯定没人能够比他吸收的光团更多。
    所以资质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只要王大的资质展现出来,肯定会被书院的大能看中的。
    被带回来后,自己不就可以和他在书院团聚了么。
    唯一让王伟担心的是,王大可能会一根筋,为了等自己留在山门城不愿离开。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自己如果能够加入书院,那完全可以借助书院的传送阵回到山门城寻找王大。
    想到这,王伟顿时决定,要加入书院。
    当然了,加入书院除了为了寻找王大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那就是书院的涅槃经。
    荒洲书院能够成为荒洲最出名的书院,大部分原因靠得就是涅槃经。
    涅槃经乃是荒洲最有名的疗伤圣法。
    只要学习了涅槃经,受伤之后修复起来只是在一念之间。
    如果能够修行到高级阶段,残肢断体也能瞬间重生。
    甚至有传言,若是能够悟透全部的涅槃经,哪怕只剩下一滴血也能够重生,等到那个时候,想死都死不了。
    前世王伟的资质不行,和涅槃经无缘,但是今生,王伟想要争取一下。
    接下来的几天,王伟一直跟着黄敏他们。
    一路上,大叔确定王伟他们无害后便不再多关注了。
    黄敏倒是非常热情,经常给王伟他们送吃的,甚至还送了一柄短剑给王伟用来防身。
    到了后来,她明显对王伟的灵身更加的感兴趣。
    像这样一个看不出修行境界,寡言少语的存在很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心的。
    到了后来,黄敏干脆天天跟在王伟的灵身后面,问东问西的想要搞清楚它的底细。
    王伟有些烦不胜烦,甚至有点想要散去灵身。
    不过到后来还是忍了。
    毕竟对于现阶段的灵身来说,行走,交谈,甚至就连进食都是一种修炼。
    灵身外表已经很是稳固,同人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内部还很混乱。
    胫骨血脉,五脏六腑尚未彻底成型。
    每天的走动交谈都能提升它的稳固程度。
    当然了,这一些都得需要王伟的主导才行。
    若是王伟从灵身的体内撤回神识,并且不再进行控制,那灵身很快就会化作灵体然后溢散在空中的。
    黄敏对灵身的好奇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风翔态度的转变。
    他不再搭理王伟了,而是每天有意无意的去拿话刺王伟的灵身。
    到了后来,甚至发展到了冷嘲热讽的地步。
    对这一切,王伟看得分明,甚至有些哭笑不得。
    居然有人吃自己灵身的醋,真不知道当风翔知道真相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相对于王伟骑着巨鹰的速度,大叔他们的速度简直慢如蜗牛。
    足足走了三天,还没有看到荒洲城。
    不过偶尔,也能够碰到别的队伍朝着荒洲城的方向赶去。
    不过相比于那些要么骑着凶兽,要么乘坐巨禽的队伍,大叔这个队伍则要显得寒酸了许多。
    越靠近荒洲城,碰到的人也越发的多了起来。
    整个荒洲,有志进入书院的奇才都一窝蜂的涌来,可想而知是一场多么浩大的盛会。
    哪怕天罚过后人口凋零,一座城池只有三两人上路,汇聚到最后,也是成千上万人了。
    接近到荒洲城两百里的距离,总算是有了道路。
    不至于每天在荒草丛中赶路,也不用担心会迷失方向了。
    这些道路都是修士开辟出来的。
    荒洲城最出名的景观有一个就是荒洲十八剑道了。
    当年荒洲城主以荒洲为中心,连续向外劈出了十八剑。
    剑气纵横百里,形成了十八道百里长的笔直剑道。
    这些剑道散发着漫天的剑气,不伤人,但却无法生长植物。
    哪怕数百年过去了,剑道也不曾消磨过分毫。
    剑道足足有三丈宽,站在上面,王伟感觉到了一股滔天的剑意。
    他的心神一震,仿佛看到一伟岸的男子,于百里之外一剑劈来。
    不多不少,剑芒正好纵横百里。
    哪怕隔了数百年,剑意也丝毫不曾消散。
    在这一刻,王伟居然领悟了一道剑意。
    以指运剑,虽然没有灵气波动,但却‘铮铮’作响,传来剑鸣之声。
    走在前面的大叔听到声音,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
    有些不解的黄敏好奇的对着王伟喊道:“咦?你怎么了?”
    不过话刚出口,就被大叔给拦住了。
    “他好像和剑道上的剑意产生了共鸣,领悟了其中的剑法,这是莫大的机缘,咱们不要打断他。”大叔开口道。
    黄敏听了后双眼大睁,有些不敢相信。
    “剑道存在上百年了,能够从中领悟剑意的人不超一掌之术,他怎么有如此高的悟性啊?”
    “是不是搞错了,他只是个凡人,都没有修炼的,懂得什么剑意啊?”风翔也疑惑的问道。
    大叔摇头道:“能够领悟剑意是天赋,和修行与否无关,他虽然没有修行,但资质超绝,日后修道,必能在剑道上有所成就。”
    风翔听完,有些不甘的盘膝坐下道:“哼,什么剑意,他能够感受到,我肯定也能,我风翔不弱于任何人!”
    过了良久,王伟回过神来。
    在他的身上,一股冲霄的剑意扶摇而上,击穿了云层,然后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看着众人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突然有所感,让你们久等了。”
    “无妨,小友是有大机缘的人,与剑道上的天赋令人惊讶,若是想要踏上修士一途,我愿给小友当一个引路人。”大叔开口招揽道。
    王伟自然是婉拒了他。
    随后,风翔也从地上站了起来。
    他的神色有些懊恼,旁边的黄敏笑嘻嘻的问道:“风翔哥,你领悟了多少剑意啊?”
    “我,我自然也是有所收获了。”风翔硬撑的说着,随后冲王伟投去一个愤怨的表情。
    有了剑道,路途好走了许多。
    但是剑道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地势稍低,一旦碰到阴雨天,剑道就会变成水道。
    次日,一场暴雨将剑道变得泥泞不堪。
    一行九人贴着剑道的边缘小心翼翼的走着。
    突然,后方传来了蛮兽嘶吼的声音。
    回头一看,两头庞大的三角青牛奔腾而来。
    在巨大的青牛背上,盘坐着十几名戴着斗笠的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