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开发软件初体验

      程文得出的真理是——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但是这些都太抽象化了,于是程文想找一个科学的方法,来验证这两者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他上网搜了搜,还真的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找到的办法就是,用redis来测试。
    redis是一个内存数据库,现在使用它的人们很多,因为它比memcache(也是一个内存数据库)支持的数据结构多一些,所以适用的场景会更多一些。
    程文在redis的官网上看到说redis可以支持每秒查询十万次,这是一个吞吐量,这个数值越大越好。
    程文在去掉系统给的5g的内存之后,测试了一下,其实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高,每秒只能查询8万次,远远没有达到官网上说的那样,可以支持高达每秒钟十万次的查询量级。
    不过程文也表示理解,官网上的数据都是用的一些极限测试来压测的,肯定和实际中的使用会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程文在用了那5g的内存之后,他\b惊奇的发现速度竟然达到了每秒可以查询24万次的恐怖地步。
    当程文第一次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他以为自己看错了,于是又测试了一次,但是结果和上次相差不大,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样的。
    程文不相信就这5g的内存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于是又再次测试了好几次,但是数据结果就摆在那里,数据是不会说谎的。
    这让程文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加了几个g的内存,就会让redis的性能提高的这么多。
    按理来说内存的大小应该和这个没有什么关系才对。
    想了想程文想到了一个解释,那就是,系统提供的内存的读写速度,比我们用到的内存的读写速度快好多倍。
    也只有这一个说法,才能解释程文得出来的结果。
    那要是能把这个内存推广到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用到这样快速度的内存那该多好啊!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互联网会再迎来一波新的发展。
    不过程文也就是这么一想,毕竟这个东西根本就不能量产,别说量产了,世上根本就没有第二人可以用。
    可能再过十几年,或者是几十年的发展内存会有这样的速度吧!
    毕竟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的,也许某一天科学家就发现了一个新的材质可以让这个速度大大提高也说不定。
    测试完了这些,程文对系统提供的东西又有了新的认识。
    程文决定,以后系统不管是奖励什么东西,他都要在第一时间去测试。
    毕竟这么好用的东西,晚一分钟知道都是罪过,何况他这都算是隔夜了。
    在这个内存的加成下,程文觉得他开发和学习swift语言都快了不少。
    他写的代码是要运行、看效果的,之前运行的速度非常慢,但是现在运行效率提高了不少,帮他节省了不少的时间,时间不用花在等待上面了。
    不过编译等待时间还是存在的,如果程文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他可能会觉得这个编译的时间很长,但是他经历了昨天那慢如蜗牛的速度摧残之后,再和今天的速度一对比,他就觉得今天很幸福。
    程文居然找回了一点他在windows上使用editplus(一个文本编辑器)的感觉,他在editplus上写过php代码,也就是前几天他学习的时候用的。
    程文写的也都是比较简单的一些程序,基本上是一些单文件,也没有特别复杂的场景,所以运行的时候,结合那个文本编辑器的快捷键,只需要按下某个组合键,就能快速的进行调试,特别方便。
    今天程文先是复习了一下了昨天学习的内容,然后就开始写自己的东西了。
    程文的英语水平还行,虽然他学习的那个资料也是英文的,但是大多数都能看得懂。
    有几个地方是他学习的助力,一个是苹果的官网的手册,程文遇到什么不会的东西,他先会去那上面翻一翻看看使用手册。
    如果找不到的话,他接下来会去github上看一看,找一找相应的代码示例看一看别人是怎么用的。
    如果还没有的话,他会在stackoverflow上搜索一些问题,这是一个与程序相关的it技术问答网站,可以简单的理解成百度知道或者是知乎,不过这个是全球范围的,也是专业服务于it技术的一个网站。
    一般情况下这几个方法找下来,他都能找到想要的答案,如果还不行就再加一个google。
    程文开发是按照规划一步步来的,他先写的是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创建一个画布,然后在上面创建一个中心思想。
    然后处理了键盘输入,能添加一些子类,不过第一步,程文也只是增加了一些文本编辑器。
    中心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文本编辑器,子节点的是小一点的。
    没有颜色没有边框,甚至没有连线,简直丑到爆。
    不过程文还是很满意的,毕竟这是他的第一次尝试,如果说一下子就能创造出比xmind功能还多,比mindnode还漂亮的界面,那有点不太真实。
    一天下来,程文把这个软件的进度向前推进了一些,可以让鼠标离开的时候,文本编辑器变成不可操作的状态,看着就像一个只读的文本框。
    中心的文本框和子类的文本框有了简单的连线,但是是最简单的连线,都是一些直来直去的简单的线条。
    至于什么偏好设置、编辑菜单、视图菜单、添加标记、导出不同的格式、主题什么的他是一点都没有开发。
    不过看了看自己规划出来的功能,程文选中了几个不太重要的,把一些他认为可以忽略的都进行了降级处理,这一次他开发的版本号暂定是0.1。
    在下一次可以加一个功能,变成0.2,就这样一直迭代,等什么时候这个软件的基本功能都有了,就可以把它叫做1.0版本了。
    说起来版本号也可有意思了,有的软件的版本一直向上增加,都增加到了几十了,比如chrome(浏览器和360安全浏览器还有uc差不多)的版本号都到80多了。
    其实他的版本号有一些取巧,别的公司的浏览器也一直在开发,比如火狐,之前它也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浏览器,现在的市场份额已经没有那么多了。
    它曾经就是因为没有chrome快,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它的版本号没有chrome快,导致用户流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