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声闻(求首订)

      “咚、咚咚、咚咚咚咚!”
    城头的战鼓,猛烈的敲击。
    那浓烈的战意,在肆意扩张。
    随着陈驹手执鼓槌猛击鼓面所散发出的声响,震动了河阳城内外。
    同时,也在激发着刘玄以及他身后甲士的凌冽战意。
    他要让刘玄知道,他不是在孤军奋战。
    河阳城内有他陈驹,河阳城外,同样也有人马前来支援。
    ——
    “顺来迟,还请刘司马责罚!”
    一身血衣的高顺,面对刘玄,其实是心有愧疚的。
    本来,按照正常日程,他早该在前几天就能到达河阳的。
    然而,路上出了点意外。
    因为他遇到了郭汜一部人马。
    当然,郭汜因为身后有个郭大贤拖着后退,没法抽身。
    但郭汜不想违抗董卓军令,不得不另想他法。
    当时,恰好有一人前来复命,考虑到他带兵经验丰富,且是他手上难得能用的战将,于是分兵让他先走,为前部先锋。
    那人于是领了本部三千人马,抢先渡河,欲要杀奔绛邑。
    然而,在半路上,恰恰遇到将要去往河内增援刘玄的高顺所部。
    两军狭路相逢,展开一场恶战。
    高顺凭借着手上数百人马,一战大破南匈奴。
    后来经过数战之磨砺,俨然已是精锐之兵。
    然而,这次遇到了硬骨头。
    战斗并不顺利。
    在人马的数量上高顺已经输给了对方,加上对方人马亦是强悍,自然没能占到便宜。
    一战败北,不敢恋战,迅速逃窜。
    高顺为了不让贼人轻易知道他的行踪,刻意迂道而行,多走了许多路,自然也就耽误下了行程。
    到了河内,打探到西凉兵围河阳的消息,知道刘玄必在其中,是以一路紧赶慢赶,这才堪堪赶到。
    恰好赶上了这次大战。
    当李傕等对付刘玄时,身后的营帐几乎是空荡荡的。敌人后方防御如此空虚,也正好给了高顺以机会。
    高顺于是带着人马从后冲杀,为了搞大动静,沿路又烧毁贼人营帐不计。
    他这边的动静自然是惊动了李傕军后方将领。
    有几路人马纷纷来战,欲要拦住高顺。
    然而,皆都被一鼓作气的高顺带人给冲破。
    一路所向披靡。
    ——
    城头上,当陈驹发现有援兵杀到,为了振奋士气,给刘玄以提示,是以亲自擂动战鼓。
    战鼓声,声震河阳内外。
    给了刘玄以振奋,同时,给了贼人以胆寒。
    李傕已是害怕了。
    乱军中先听到后方有人杀到的消息,接着又听到战鼓声闻于河阳城楼,怕是敌人早已预谋好的,不得不在慎重考虑下撤兵。
    后方说是只有数百的人马,谁知道敌人是不是还有隐藏?
    一旦刘玄没能拿下,而身后营盘彻底被人给端了,岂不是归无所依?
    李傕可不敢冒这个险。
    当下,李傕故意让后方放出一条口子,让身后杀上来的贼兵通过,他则传令三军退兵。
    ——
    “叮叮叮叮!”
    相对于河阳城头振奋的鼓声,李傕军的金声显得尤为突兀。
    刘玄不知道,高顺已经带兵杀到。
    同时,面对贼人有序的撤兵,他不敢轻易发动追击。
    他能够有此喘息之机已经很是不错了。
    在确定了贼人撤兵后,刘玄也即与高顺等会师,回了河阳。
    ——
    “若非高将军来得及时,则玄今日危矣。虽延误数日,亦无伤大雅,高将军何必自责!”
    当下手托起浑身是血的高顺,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铠甲被划破数道口子不说,脸上亦是斑斑血迹。
    他能杀到河阳城下,只怕已是九死一生。
    刘玄不敢想象他是如何摆脱悍贼的纠缠,又是如何一路找到他这里,与他会师的。
    刘玄紧紧抓住他的臂膀,回身再抓住陈驹手腕,将他们拉到跟前,再与韩猛、张雷公、褚燕、李大目等人摆在一起,向他他们团团一拜:“今日是玄大意了,不该轻易相信贼人。若没有诸位与玄拼死杀贼,则河阳危矣,玄之罪也!”
    “不敢!”
    “不敢!”
    “刘司马可不必如此。”
    高顺等皆都连忙还礼,表示难以承受刘玄此拜。
    褚燕在旁说道:“刘司马此言差矣!自古两军战场相见是常有之事,若贼人喊话我方不答,则必为人所轻。然而,我等小心防备,不想贼子如此无礼,居然想要暗箭伤人。说起来,此皆贼人诡谲,非刘司马之过也!”
    想到自己当时若能先出手伤下朱儁,只怕情况未必如此。
    当然,这都是事后话,他哪里又能想到对方会这么干。
    陈驹劝他,是出于稳重,所以他当然不会责怪他。
    “褚将军所言在理!”
    其他人等皆都点头称是,附和着。
    刘玄摇头道:“话虽然这么说,到底今次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接下来要想克服贼人,只怕更加困难。”
    引以为依托的高顺一部,不想半路遭遇不明人马攻击,已是折损了不少战力。
    刚才一战虽然勉强脱困,但是人马损失严重。
    而贼人,李傕一部万人原本难以对付了,又有朱儁这个强悍外援,只怕接下来的处境将更加的艰难。
    刘玄虽然知道这次之事实在怪不得他头上,但他现在需要急遽的凝聚人心士气,以应对接下来的恶战。
    哪怕就算是自损,只要能将他们的心抓住,使上下之力为其一人之所用,则不怕不难面对以后的险恶局面。
    ——
    河阳城一战,其实身处湛城的王匡亦是提心吊胆。
    湛城距离河阳本来不远,那边的动静其实很容易得到。
    只用看城下胡封所部的反应就知道。
    战前耀武扬威的胡封,将河阳战斗的消息告诉王匡,就是要吓唬王匡,劝他乖乖出城受戮。
    而过了数个时辰之后,胡封在接到河阳方面传来的消息时,已是气急败坏,乖乖的撤回帐下。
    王匡看他反应,已知道结果。
    “刘玄,果然不负所望!”
    望了河阳方向一眼,王匡极是满意的退回城中。
    只要刘玄没事,则他没事。
    而他只用,静待接下来的时局变化,跟着大局走就是。
    至于其他,当然此时没必要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