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平阳城里有许多老旧的建筑都保存得很好,吕夕看见到了步行街就有很多小贩在正大光明的摆摊,摆的都是些做旧的假货,但是摊位上很多都写了“祖传宝物”这样的字样。
    阿五说:“民国时期,清政府倒了,很多帝都的贵族都来平阳避祸,带了很多钱财宝物,虽说战乱流失了不少,但是也是留下很多,贵族们的后裔有的混的不好,也有拿家里的东西来卖的,所以平阳的古玩市场很火爆。
    去年就有个路边摊里,有人淘出了件真品,据说是五百块入手,倒卖了几千万。不过地摊大多数都是假货。”
    吕夕看了看地摊的东西,没一件是有灵气的,连阿五背着的那个笼子都不如。那笼子上的牛角好歹有五百年,倒是算件灵物,只不过上面的气很弱。
    阿五把自己头上的帽子摘了摘,问:“吕哥,您要不要戴个帽子?这么大的太阳,您是大明星,我听说大明星要保养好。”阿五说完又后悔了,觉得吕夕那大明星的身份肯定是掩饰作用,他实际上是个大师,是高人!
    吕夕摆了摆手示意不用,早上**点钟的太阳也不大,但是显然不好带聊清来。他其实本来更倾向与让王娟带路,去会会那个金爷,因为王娟熟悉,和金爷打过几次交道,但后来还是喊了阿五。
    他让聊清在那个三层楼的小平房里等着,让王娟帮忙照看他,女人一般比较细心,王娟不管是出于惧怕还是被威胁,还是很听话的。吕夕让她记得太阳出来时要拉窗帘,大家不准出去,王娟得在家做饭,那几个人里也就是王娟会做饭。
    吕夕看见他们冰箱里还有食材,也少了叫外卖的麻烦,免得聊清再见生人,出什么事端。
    吕夕给聊清下了命令,让他在那儿等他回来,不准跟着。
    过了步行街,就到了同德巷,同德巷全部是旧时代的老房子,都保存地不错,民国时期的建筑,也有几栋洋楼,吕夕随意看了看同德巷的东西,发现了不少有趣的玩意,他准备把事情摆平了就来逛一逛。
    不一会儿就到了八角戏楼,如今的戏楼里很多土特产,萝卜干、红枣、花生、核桃还有药材,再一些干香菇和咸鸭蛋,药材也有,都是些吃的,东西喊得老贵。
    “可以杀价杀一半甚至更多,这地方吃生。”阿五说。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读者“鸿”,灌溉营养液~
    么么哒!!谢谢大家!
    第15章 凑巧有个
    吕夕不做停留,穿过八角戏楼就到了丰岁街,这条街原本是意寓“时和岁丰”,从前就是商人颇多的大街,如今都做了古董店面。
    吕夕踏入丰岁街,手指就微微动了动,这条街里果然有真东西,气息很驳杂,辨认不清晰,灵物和邪物都有。他足足走了两百米才终于到了目的地。
    他站在“金龟寿”店面前,阿五立刻过来抓住他的手腕,摸着他肩膀。
    这是事前商量好的,就当做什么也没发生,阿五带着人货和物货来交差,吕夕就是人货。
    金龟寿的店门修得很正,格局非常好,门口摆了辟邪的神兽石像,门牌用的都是桃木,进门后有布置风水局,店铺是坐东向西,南方财位供着一尊金身文财神,左边是个锦鲤缸,红纹金边的大缸,立着几个需凳,后边是一个八葫芦的活水循环,上头顶着一颗玉珠滚动。
    里头的空气清新,隐隐约约透着丝邪气,但是很快就被流动的气流循环消弭。
    柜台的店员看了眼来人,显然认出了阿五,他问:“阿五?”
    阿五说:“我来找金爷,交货。”
    店员先是看了眼吕夕,愣了一下,再看了眼他身后背着的东西,立刻就去了里屋。
    两分钟后店员请阿五进去:“金爷在楼上等您。”
    阿五拉着吕夕上了二楼,吕夕到了楼上微微皱了皱眉头,阿五打开左边的一扇门,那门后用帘子隔了空间,阿五掀开幕帘,吕夕跟着就看见里头坐着的人。
    金丝楠木雕刻的茶桌上摆着套精美的茶具,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笑眯眯的在煮茶,他头也不回,动作也没停,只说:“阿兴怎么没来?”
    阿五说:“兴哥突然病了,就让我来,我年轻,也要出来锻炼。金爷您看,我带货到了。”他说话一点也不磕碰,也十分有条理。
    金爷这才回头看了他一眼。
    这位金爷的眼睛很大,眼袋也很大,一张国字脸,长得有点像金鱼。他看了眼吕夕,说:“怎么就一个?”
    阿五赔笑道:“人真的挺难弄的。”
    金爷盯着吕夕,说:“我这里也凑巧有个,这倒是没事,可这个怎么不说话?”
    阿五:“他脑子有点毛病,不然也不好弄来。”
    金爷嗤笑道:“阿五,你小子胆子挺大,我记得第一次让阿兴运了人货,那小子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做了很久的思想准备。你倒好,挺镇定的。”
    阿五说:“这不都是为了生活嘛,咱们做这个,总是得冒点险的。”
    金爷鼓掌笑道:“好小子!”
    阿五把东西放在桌子上,金爷大开袋子一看,眯着眼说:“这符的水平堪称顶级,里头的东西头破血流也出不来,老秦功力又涨。”
    阿五默默腹议,那您老可是想错了,这符是您旁边这位加持的,就因为您那老秦水平太低,才害死了兴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