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呸

      2000年3月14日,柏林时间晚7点,第五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在柏林电影宫举行颁奖典礼暨闭幕仪式。
    这一回相比开幕式,很明显人少的多了,将近一半以上的嘉宾都不见踪影了。
    以丁巍姜闻为首的华夏电影人倒是一个不少,整整齐齐的出席典礼。
    进入主会场的时候,华夏电影人抱团取暖走在一处,竟然得到相比开幕式更多的菲林和掌声欢呼,从效果上来看为期一周的华夏电影专场倒真的吸引了很多国外影迷,也算在德国开拓了华夏电影的市场,即使不能拿奖也是不虚此行了。
    俞老师今天换了另一种风格,绾着着丸子头的发髻,蓝色拖地长裙,白皙的领口处带着丁巍给买的一颗价值十一万美金的红色宝石,闪闪发光,小露酥肩,恰到好处。整个人看起来大气典雅有透着一丝可爱的俏皮,很是谋杀了一大批菲林胶卷。
    前两天,有家德国的电影杂志找上门,想拍几张本届柏林电影节影后候选人的写真,俞老师很直接的拒绝了。
    俞老师喜欢演戏,享受在摄影机镜头里的状态,但她对出现在一切非摄影机镜头前一直很抗拒,包括拍写真、做采访等活动。
    俞老师认为拍照采访是刻意的圈定某种主题,即使主持人或者摄影师技术很高为人亲近,但这种圈定和桎枯是让她不舒服的。
    俞老师还亲昵的抽一下鼻子:“我本来就不喜欢嘛,为什么要去和另外四个不认识的人拍写真?”
    丁巍苦笑一下,倒也由着她了。他本来就喜欢的是那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俞老师,不需要刻意为他或者为别的事情刻意改变。
    但走上红毯,被媒体记者不由分说的狂拍,俞老师也没办法。
    “要是今天拿不了奖,我……我就再也不来柏林了。”
    进去之后找到位子坐下,俞老师还有些牢骚。
    这些天确实被国外的这帮媒体记者骚扰的不胜其烦,两人在酒店里吃饭打保龄球或者外出,总会碰上那么一两家外媒。
    这当然不是说两人在欧洲大地已经走红,而是来自英国的这家媒体因为前几天蹲守在酒店骚扰巩俪、丹泽尔华盛顿等明星大腕被电影节组委强制驱除驻场采访了,这帮英国人只能满大街的蹲守了。
    丁巍弯腰替俞老师收拢一下她的长裙,别被踩着弄脏了:“冷不冷?要不要捂住膝盖?”
    尽管按时间算是已经进入春季了,可因为刚进入诺大的会场,南北通风,总有一丝寒意。
    俞老师摇头,指着前面的一排座位好奇的问道:“哎,你看你看,那个人是不是昨天我们遇到的那个?”
    丁巍还是脱下上衣捂住俞老师膝盖,才抬头看一眼,他也有些惊讶:“还真挺像的啊。”
    这两人疯狂到什么程度,自从华夏电影专场成功举办又把电影海外发行权卖出去后,几乎很少待在酒店,在柏林甚至附近的城市游览了个遍,滑冰滑雪,两人甚至大着胆子来了一次双人跳伞的危险活动,很是尽兴,两人甚至专程前往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看了一场拜仁慕尼黑和美因茨两只德国足球队伍的最后一轮杯赛较量。
    丁巍曾经喜欢过篮球,俞老师一向是对这种极具身体对抗的比赛敬而远之,两人都不是足球迷,但来到德国不看一场如火如荼正在进行的高水平足球比赛,似乎都有些遗憾。
    于是两人坐着德国的城市特快就去了,尴尬的是狂热忠诚的德国球迷早就买好季票套票什么的,两人没卖到票。
    在慕尼黑安联球场入口处两人对视一眼,哈哈一笑,除了能感受到德国球迷的狂热之外,略觉尴尬。
    不过也没关系,反正是临时起意乘兴而来,又不是狂热球迷,看了看门口还拥挤着一大群脸上印着拜仁加油的彩油身上穿着拜仁慕尼黑球衣的疯狂球迷,两人收拾心情准备再找个地方看看的,就看见一个也是穿着又厚又黑的外国人摇摇头摆弄着相机,似乎想找人给自己拍一张,奈何那帮疯狂球迷眼睛一丝不眨的盯着头顶的实况转播屏幕。
    看到丁巍和俞老师两人与周围狂热气氛格格不入,厚着脸过来,那人看到丁巍的时候明显眼睛一亮,再看俞老师,脸上就带上笑容了,交流几句,丁巍就帮他拍了照片。
    末了,那人看一眼照片又问了一句为什么你们两人不拍一张呢?
    俞老师对这种不是相熟之人的拍照要求,一律拒绝。
    那人就摇一下头,取掉脖子里的围巾,露出一副还算小帅有型的欧美人脸庞,胡子很个性,一圈儿围唇胡茬,想了想把相机递给俞老师,示意丁巍过啦和他合影一张。
    丁巍看着人有些眼熟,但也不敢确认,毕竟不但华夏人在欧美人眼里一个样,欧美人在华夏人眼里也差不多一个样。
    不过,看这人不像是随时会从怀里掏出一把蓝汪汪会冒火的加特林的那种人,倒也没有拒绝合照的要求。
    照完相,两方轻握一下手挥手告别,再无交集。
    却是不料,今天在电影宫里会遇见……这么相似的一个人。
    丁巍也指了指前排那人问隔壁的姜闻:“哎,那人是谁?你知道吗?就那个穿着藏青色西服的那个。”
    姜闻看一眼翻个狐疑的眼神:“你俩不是故意逗我的吧?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木兰花》的导演,金熊奖的有力得主,你不认识?”
    丁巍哦了一声,两人对视一眼,这人应该就是昨天遇见的那个了。他和俞老师都有些惊讶,《木兰花》放映的时候,丁巍和俞老师礼尚往来应查理兹塞隆的邀请都去看了,可没见到导演,只有主演朱利安摩尔和两外两个不认识的,跟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没照过面。
    “不是,你俩悠着点吧,我听老曹说好几次在酒店里找不到你们人,还有一次说在什么加什么米施滑雪场。你俩心真这么宽吗?”
    姜闻估计受不得这两人时不时的秀一把狂虐他这个刚离婚的单身汉,带点儿讽刺的问道。
    去滑雪场时问了一句老曹,老曹推脱了,人家是情侣,他是一个电灯泡,怎么会去?
    这是威廉姆斯推荐的,那个滑雪场也在巴伐利亚州,但是距离瑞士很近了,是天然的滑雪胜地,也适合居住。
    他俩说好一天就回来的,结果到地方后不但俞老师就是丁巍都想在这地方多呆两天呢。
    恰巧,在酒店留守的老曹接到电影学院郑院长打来的越洋电话找丁巍两人,老曹就实话实说,那两人去滑雪了,把老爷子郑东天都给惊得无话可说了。
    “是加米施帕滕基兴滑雪场,那地方景色相当不错,据说是德国最适合旅游的景点之一。你是不知道,除了滑雪滑冰,还有骑马射箭狩猎呢……”
    丁巍顺嘴给姜闻普及一下,成功得到姜闻的……一双白中看不见一点黑的眼眸。
    丁巍嘿嘿一笑,故意大一点声音,给俞老师讲笑话:“哎,不愧是影帝大导啊,你看人家那眼睛怎么翻的?一点儿黑眼珠子都看不见啊……”
    看着姜闻发黑的脸庞,俞老师就笑的不能自已了,躲在丁巍怀里肩膀直抽抽,一手还使劲掐丁巍腰里的软肉。
    旁边老曹和孙州也是一秒破功,再无参加颁奖典礼患得患失的紧张感。
    姜闻气的脸都青了,倒也知道这是什么场合,狠狠的瞪一眼丁巍,扭过头去,不再理这货。
    柏林电影节跟其他电影节的颁奖顺序流程差不多,都是从轻到重从小到大量级的颁布,中间穿插一两个不轻不重没滋没味的表演或者回顾演讲什么的。
    最先颁布的是短片类的,下来是新人类的,没丁巍他们什么事儿。
    除了中间穿插上来的一个芭蕾舞剧的表演让众人精神一振外,就是获奖电影都没记住。
    丁巍甚至讲了一个余谦搭档的小笑话:“哎,听说芭蕾舞刚开始的时候,专供皇室贵族取乐……不穿底裤,你说那个舞台是不是设计的老高了?”
    这回就是俞老师都不饶他了,嗔怒一句:“低俗。”照例赏他一顿沾衣十八掐。
    姜闻看他龇牙咧嘴的表情,嘿嘿一笑:“你别说,要论这种……骄奢淫逸贪图享乐,咱们老祖宗可比这上档次的多了。我还见过一副明代唐寅画的……”
    丁巍一脸正义:“低俗,呸!”
    俞老师不好意思掐姜闻,对丁巍那是真下得去手,即使丁巍假正义假虚伪的说了姜闻。
    姜闻才不管低不低俗无耻不无耻的,他就是故意说这个让丁巍挨……掐的。
    看俞老师脸色不虞的转过头去,冲丁巍低声道个喜:“该啊!”
    说说闹闹,倒是没有刚才那般紧张了。
    台上本届电影节主席莫里茨哈德尔上场了,满场响起欢呼和掌声。
    哈德尔的这届电影节质量确实高,开创了柏林电影节新世纪的纪元,无论是从参展电影的质量数量还是电影节的声势名气都远超之前的,掌声有一部分是给这真心实意为柏林电影节出策出力的老爷子。
    有一部分是给接下来即将上场的那位的,因为主席哈德尔亲自颁发的是本届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
    果然,等哈德尔感慨几句本届电影节,从怀里掏出卡片开始宣读终身成就奖的获奖人的经理荣誉时,满场起立掌声震天。
    “让娜莫罗!恭喜!”
    老太太也是盛装打扮被人扶上台,尽管头发白了,脸上皱纹很深,也带着老花镜了,身材走形了。可老太太大气成稳的气质,依稀可见她年轻时风姿绰约的法国女神级的迷人风采。
    其实终身成就奖在各大电影节上越来越随意,有极端的电影节会一言而决,也有无人可颁甚至不会服众的窘境,但让娜莫罗的这次算得上实至名归。
    两次法国戛纳影后,一次威尼斯电影节影后,从业五十余年,甚至出过两本自传小说,也曾风靡过欧洲大地。
    俞老师略有羡慕:“我要是在七十岁能有她这般活得潇洒,就是没有奖杯也值了。”
    丁巍舔狗上身:“你肯定会比他更幸福更潇洒,到时候我给你亲手制作一个……”
    电影节期间,这老太太年轻时的风流潇洒又被翻出来了,两次情妇,两次婚姻,牛掰的是她与任何一任男人关系结束后都保持着不错的情谊,还出席过两任丈夫的葬礼,十年前就把自己所有家产都捐给慈善事业了,现在在法国一家艺术院校当名誉教授。
    从做女人方面来看,事业家庭两不误;从做人方面来看,她确实是个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了都。
    俞老师眼波流转,脑海里幻想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颤颤巍巍的在她身边……咿,好恶心!
    “呸,我才不要你呢……”
    抖抖肩膀,将丁巍捂在她膝盖上的西服拉开,也将丁巍的双腿捂住,紧紧握住丁巍的手,安心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