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6

      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作者:浮云素

    分卷阅读516

    而他殿后。

    他忽然想到了专诸离开时的表情。

    他的脸上只有坚定。

    什么是义?

    又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

    他为公子光的伟业而死是义,而公子光则是要实现自己的王道,所以要杀了吴王僚。

    不不不,这时代,能够说得上是王道的,只有最没有存在感的周王室罢了。

    公子光所走的道路,是霸道。

    什么是霸道?

    叶孤城又在想另外一个问题。

    他自己的王道,到底是什么?

    孟子说,以德行仁者王。

    虽然现在孟子还没有出生。

    罢了,叶孤城想。

    管什么王道霸道,还是先去各个国家看看吧。

    在这王道之理最初兴盛的年代看看,是怎样的环境,催生出了这样的道路。

    如果得到了答案,他是不是更向前走一步?

    封神榜中,再度闪过一阵耀眼的金光。

    西门吹雪的神魂还在静静沉睡。

    作者有话要说:  emmmmmm,要准备去战国末了

    政哥大概还是一个包子

    [一发广告]

    虽然这篇文才写了可能一半都不到,先求一下下篇文的预收,《大佬的自我修养》,有兴趣的妹子可以到我专栏看看,来一发收藏,谢谢么么哒!

    幽幽子墨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9-18 09:09:54

    谢谢地雷。

    ☆、第140章

    稷下学宫, 始建于齐桓公田午年间, 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府举办, 私人主持的官学。

    就算是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末期, 稷下学宫都是整片中原大地中当之无愧的最高学府。

    一白衣学子抱着竹简在过道中匆匆行走, 他脚下生风,衣袍随着步伐飘飘扬扬,庄重的白衣本只出现在送别诸如此类的场合之中,但这人偏偏是当作常服穿的。

    一开始,也有老一辈的士子摇头认为这人不懂礼, 然而稷下学宫中古里古怪的人太多, 不说别的, 就那些阴阳家的人物, 哪个打扮是守礼的?

    战国已经到了后期, 礼崩越坏, 人心不古,无论是在穿着打扮上还是其他地方要求都放到不能再低,更不要说只是一件衣服。

    就算此人修习的是儒家, 只不过是好白衣, 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更何况……

    有人从他身边走过,还悄咪咪地侧头看了一眼。

    真好看啊!就算同为男人也不得不赞叹。

    这样风流的身段,放在学宫中倒显得有些屈才了, 如果放在民风彪悍之地,多的是年轻美貌的少女想要投怀送抱的。

    如果是在周的小块封地上,就算想要幕天席地的野合, 也是有可能的吧?

    心中这么一番胡思乱想,但是路过人的时候却目不暇时,甚至还隐隐保持着距离。

    士人性情多古怪,在齐国稷下学宫,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自有一股傲气,所有人都是少见的聪明人物,有些更是气场极强,不得近身。

    白衣人就算是不得近身的那一类,人品行怎么样还很难说,但是距离他太近了,就好像会被冷气灼伤似的。

    至于冷气的来源,可能是他冷若冰霜的脸,也有可能是他即使在学宫之中都不离身的剑。

    剑原本是用来防身的,但是学宫很安全,就算是在战国末期也是如此,然而此人无论旁人说些什么,就是不愿意将他的两把剑丢下,甚至有人偷偷在背后嘲讽他是任侠也不多谈,大有剑在人在,剑亡人亡的架势。

    还好学宫的风气开放,他又不是第一个特立独行的,带着剑就带着剑。

    忽然,听见有人在身后道:“叶孤城!”

    声音不大,称得上是彬彬有礼,然而被叫了名字的人当时就脚步一顿,回头。

    是一个三十上下的年轻人,打扮朴素,头发以布巾束起,比起那些个在稷下学宫手上外钱多多的学生,显然是个吃低保的贫困户。

    稷下学宫是发给学生钱的,毕竟这里的学生不论出生,都是聪明并且满腹诗书的,说白了,都是贤才。

    但这世道不是每一个贤才都有钱的,就比如说是墨家子弟,尚俭,就算是除了著书立说还能玩些机关术以维持生计,但是大多都清贫得不得了,衣服上的补丁不少于三块。

    这些人,想要在稷下学宫心无旁骛地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个为了生计发愁的人,都无法静下来心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为了培养这些人才,政府也好,商人也好,反正都集资给在稷下学宫的学子发钱,保证他们能够在学习期间衣食无忧。

    这笔钱被称作“内钱”。

    至于外钱就是与之相对的,学生自己掏的钱。

    学宫中并不乏王公贵族,总不能要他们放弃绫罗绸缎与穷学生一起粗布麻衣?这是万万不能被接受的。

    所以除了内钱之外,开年之时,学生通通自带一笔外钱,交给学校统一管理,用钱的时候就直接从外钱中扣除,因为是学子连同学宫统一监督,并不会出现什么外钱被私吞的情况,而来这里的王公贵族子弟大多都是一心向学并不耐烦于打理生活琐碎之物,将钱给了学宫,倒是乐得清闲。

    叶孤城道:“李斯。”

    随后就见那年轻人加快步伐,跟上了他。

    他们是平辈,然而真看脸,却已经有了岁数之差,不过鉴于在同一个老师坐下,平日里都以姓名相称。

    李斯道:“我听说你要离开?”

    叶孤城道:“只不过是暂时离开罢了。”

    他道:“我已同先生告假,不日便会回学宫。”

    李斯关切道:“可是有什么急事?”

    叶孤城道:“故人所托,不得不去。”

    李斯听见这话,表情一阵古怪,他想,这人竟然还有故人?

    不不不,他不能这么想,毕竟这世上没有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只要活着,就肯定会有故人。

    然而叶孤城实在是太神秘了,就如同他古怪的名字一样,学宫中的人只知道他是早已被灭吴国叶氏的后裔,这姓氏少见得紧,虽然风光一时,但在百年之前,也都改名换姓,投入了另外一个国家,现在乍一下冒出个姓叶并且名字奇怪的,想要不关注都不行。

    特别他与李斯韩非还都是荀子坐下的学生。

    旁人虽不知道这对师兄弟关系怎样,但总比李斯同韩非的关系要好一点,真好说的话,还算是和谐友爱,要不然也不会听说叶孤城要离开齐国一段时间就来送行的。

    李斯道:“若有什么事,只管传信来。”

    叶孤城看他一眼笑道:“你这话说的,与韩非还真是一模一样。”

    他说了一句一点都不

    分卷阅读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