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接回来吧(求推荐票)

      三人被少女驳斥的哑口无言。
    文超脸上挂不住。
    向来知道小姐喜欢看杂书,所以才会那么喜欢一些理想化的事情。
    他只得叹道:
    “小姐读的是外界的书,我昆丘自有民情在此。”
    船清梦轻哼一声:“你胡搅蛮缠呢,外界的书怎么了,人家著书之人还是一门之祖呢,我们昆丘才多久的历史,道理就是道理。”
    “我就是要去看看那个为父报仇的少年宗师,我觉得他没做错。”
    “要么你们在道理上说过我,要么就去找我父亲吧,看他向着谁。”
    向着谁……
    这还用问。
    咱们城主可是最讲“道理”的人了。
    文超无奈头大,道:“小姐别着急,下官先去禀明城主,看他如何决断。”
    “那你去报吧。”船清梦期待道:“剩下两个,你们谁带我去找那个少侠……”
    三人对视一眼,尽皆无奈。
    就这么会,杀人者竞成“少侠”了。
    ——————
    孟年自从知道了梅天理的埋尸地点已经暴露。
    甚至于自己可能都早早被打上了杀人凶手的标签。
    极有可能是那两人不想打草惊蛇,才装作若无其事的想要安抚住自己。
    “那二人一定是回去汇报了。”
    孟年理智想道:
    “不能待在村里了。”
    等到城中执法队伍大队人马到来,他恐怕插翅难飞。
    “那现在我要怎么办,四叔尸首还没有回来,我就要亡命天涯了吗。”
    孟年有些无奈。
    而且,他刚买了一头牛,准备练武。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
    旋即从那个木箱当中拿出了那张孟家的身份玉牌。
    正面写了一个“孟”字,反面写了一个“峰”字,玉质温润,握在手中有丝丝的凉意,却不刺骨,很是舒服。
    孟峰是他父亲的名字。
    “四叔本来打算让我投奔本家去。”
    孟年这时心中思索:
    “孟家也是六大家族之一,虽然也受城主府管制,但毕竟是这世外桃源里的六大巨头之一,或许可以找孟家避难……”
    他想到了水浒传中的一些情节,武松、林冲、宋江等人,都曾经因为犯下过人命案在大官人柴进家中躲过,等待风头过去了,再回归正常生活不迟。
    “四叔告诉我,那枚玉佩似乎很有作用,让我去投奔本家,他们看在我父亲的面上,也不会亏待我。”
    他如今肯定不大可能信得过一个从来没回去过的家族。
    但孟年相信四叔。
    既然能让自己回孟家,想必自己回去并不会遭受太大责难。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四叔要带着自己来到这偏远村庄生活,貌似自己父亲曾经在孟家地位不低。
    但这些事,或许去昆丘城孟家问问就清楚了。
    “就这么办,这头牛也不用浪费了,回头去到城中,可寄托在一个酒楼……”
    打定了念头,孟年带了些干粮和所有银子,准备连夜出发了。
    他先是将梅天理的尸体重新挖了出来,驮在了牛背上。
    然后给家里留了一封书信和一点银子,这是留给村长的,希望村长能在有人将四叔尸首送回来的时候,帮忙简单安葬一下。
    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为父报仇之后,只能先逃亡投奔,保住自己再说了。
    等日后风头过了,再回来补办大葬吧。
    孟年出门前抹了抹脸,不发一言,然后拉着牛趁着夜色上路了。
    走到五十里外的荒山中后,将梅天理的尸首烧了干净,来了个毁尸灭迹,撒入了水流中。这样可以确保就算有人再来找到自己,也没太大证据了。
    待到第二天日头大亮,孟年已经连夜赶出了两百里山路了。
    然后又赶了一天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孟年终于看见了昆丘城。
    昆丘城他曾跟随着四叔来过三四次。
    城体巍峨,靠山而立,环绕四条小河。
    一共有三个城门。
    整座城池占地近千亩,城中居住着数十万人。
    孟年站在山坡上,望着被夕阳染红的昆丘城,深吸了一口气,走了过去。
    也就在孟年到达昆丘城的傍晚。
    天门村孟年家门口。
    “他离开了!”
    宋啸天凝重道。
    白衣少女紧跟着他身后,好奇的看着小院子。
    随后二人进门后发现了那封信,少女失落道:
    “人不见了……”
    宋啸天道:“小姐放心,我们一定会找到他的!”
    船清梦看着这封书信,自信笑道:“以为隐姓埋名就可以了吗,没用的,像这样的少年天才,走到哪里要自带光芒,我与他一定会再见的。”
    宋啸天:“……”
    “咳咳……”他咳嗽了两声,然后道:“小姐,既然没找到人,咱们还是回去吧,据城主说,再过几天就是三界仙宗的人大批进入城中的时候了,您可不要错过机会。”
    船清梦似是也才想起来,惊呼:“差点忘了……”
    外界的人,就是写出那么多诗情画意,儿女情长,英雄侠义话本文的那批人吗。
    那一定是有同道中人了。
    她在昆丘不被人理解,真的好孤独,这些人一定能和她说得来。
    昆丘城外,守卫森严。
    孟年牵着黄牛,在夕阳的最后一缕金黄色余曦下走向了城门。
    过城门时候。
    他多少有些紧张。
    那两个捕快极有可能已经猜测出了梅天理的死亡。
    不过他早有准备。
    城门口,当孟年在门口守卫面前亮出了那面孟家的身份玉牌之后。
    守卫不仅没有半点问询,还主动示好,让开了路。
    这和孟年心中猜测的差不多。
    果然孟家是城内的六大巨头之一,只要这身份玉牌不虚,进城根本不是问题,守城的查都不敢查。
    进了城之后。
    天色已暗。
    城中灯火齐明,各家店铺外的灯笼都亮了起来,街道上的人还不少。
    孟年牵着黄牛,按照记忆,去找一家酒楼。
    他心里却在盘算:
    “去孟家顶多只是避祸,人家不大可能给我出钱练武,所以想要继续练武,身上这两百多两银子,便得仔细着花。”
    他算了一笔账。
    之前在镇上打听了之后,才去天门村邻村买了这头人家耕地的黄牛,花了足足四十两银子。
    他现在身上还剩下包括四叔留下的,以及那捕快所送来的“两百两人命钱”,总共是两百八十三两银子,外加几钱碎银块。
    这头牛大约六百斤左右,能得净牛肉一半,也就是三百斤。
    而他现在的饭量,练桩功的消耗,大约一顿能吃两斤肉,有点水浒好汉的意思。
    一天三顿饭,这么算下来,他一个多月就能吃完这头牛。
    把以后买牛吃肉练武的钱都算一算,全身的钱,倒是够吃一年的。
    但这是他修为饭量始终保持一顿两斤牛肉的前提。
    孟年出了一口气,心道:
    “以前听四叔说,金刚境的武人可以做到日啖一牛。”
    一天就吃一头牛是什么概念。
    他算了算,他这头牛大约相当于前世的一万块钱左右。
    这么说大概就能直观感受到了。
    金刚境的武人一天光吃就要吃掉一万块钱,半年就能吃掉他前世的一套房子,这还不算其他的熬炼花销……
    这就是练武的可怕,一旦开始练起来了,花销便如流水一般,就是富拥山海,也填不住这样的无底洞。
    所以孟年越清楚这一点,就越要算好账:
    “一会将牛寄在酒楼之后,饭菜要吃好,补充体力,但住的却可以将就一些,便选个次等房吧,明天再去打听一下孟家的情况,再做安排……”
    孟年却不知道。
    其实在他进城的时候,孟家便早已经收到了消息。
    只因那枚身份玉牌实在太显眼了。
    它在孟家意义非凡。
    昆丘城内有一条金陵大街,其上琳琅满目,各家店铺都有,连街道上的石板都是上好的大理石,街上平整宽敞。
    而在金陵大街背后,有一条更加堂皇的巷子,名叫潜龙巷,远远就能看见巷子口有一个龟驮的石碑,其上刻着一些碑铭,占据了一丈宽巷子的三分之二。
    这是下马石,令骑马之人走在这里,必须下马,否则不能通过。
    再往前就是高约一丈三的实木红色大门,其上门匾金钩铁画般落着两个大字“孟府”。
    这里就是昆丘城内六大家的孟家。
    可以说从那条潜龙巷转进来之后,这条巷子正对着的一大片宅院,全都是孟府的庭院。
    在这高墙之后庭院最后面的那二层高楼上。
    一个身着锦袍,头戴紫金冠的中年男子一手捧书卷,另一只手背在身后,道:
    “孟峰的儿子回来了?”
    在他对面的朱红太师椅上,坐着一个龙钟老人,大半个身子都靠在椅背上,眼眸半阖,道:
    “回来了,了解到了一些消息,带着他的孟安死了,好似是被梅家一个叫梅天理的所杀,然后他就进城了,不难猜测是孟安有遗言嘱咐让他进城来的。”
    说完这句,龙钟老人问道:
    “你是家主,你来决定吧。”
    孟战闻言,将书背在身后,沉思了片刻,道:
    “让人去接回来吧。”
    老人双手撑着红木椅子扶手站了起来,道:
    “就凭那玉牌原来的主人,也该接回来了,有你这句话就行。”
    待他走出二层高楼之后,立即就有孟家的一队人马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