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城里的敢死队

      张锐下令炮击。
    一门步兵炮,在一千米外直瞄射击,五门迫击炮,在两翼展开,朝前布置,干扰敌人的测距,一起对敌人轰击。
    迫击炮的炮弹飞快地射击着,平均一分钟三十发到五十发,在一分钟时间里,将接近二百发炮弹轰到敌人的码头上。
    密集的炮弹在夜空中划出鲜明的弹道,抛物线砸到了日军头顶上,雪花盖顶,引发一阵阵猛烈爆炸。
    杀伤半径在五米以上,在光秃秃很少遮蔽物的码头上,日军在劫难逃。
    一片片日军被炸上了天空,发出凄厉的惨叫,或者死亡前的各种声音。
    车辆和物资也被炸开了。
    破碎的卡车,大车,燃起了大火,各种零部件在凶猛的气浪冲击波下,也变成了恐怖的杀手。
    一些堆积的炮弹被炽烈的高温和剧烈的冲击波引爆,殉爆了。
    轰,大型野战炮弹发出一声怒吼,将半径十几米范围内的一切一扫而空。
    附近的日军被撕得粉碎。
    步兵炮一共打出了五发。
    这种龟速的炮火,因为口径大得多,威力也大得多,爆炸声惊天动地,从码头到张锐军的阵地,都瑟瑟发抖。
    正在装车的日军密集人群,遭到了惨烈的杀伤,一片混乱,一片火海。
    日军都来不及抵抗,来不及隐蔽,只能向着周围四处奔逃。
    隐匿在芜湖城中的日军残兵和汉奸特务,发出了电报,说中国军队已经撤退了,城里空无一兵,所以,日军才放心胆大地登陆和前进,码头上也没有多少警戒兵力,对周围的防御圈儿,也不够大。
    即便这样,在西面布置的日军立刻向前面冲锋,射击,试图恐吓中国军队,直接射杀他们。
    几十个日军士兵发疯般向前突击,很快就进入了四五百米的步枪射程。
    日军边跑边开枪。
    张锐部队的机枪手立刻朝敌人射击,三挺轻机枪中,两挺捷克式,威力比歪把子强多了。
    哒哒哒,一阵扫射,将正在奔突中的日军射杀了大半。
    日军无奈,只能趴下来射击。
    码头上,已经是一片火海了,烈火引发了更多的炮弹殉爆,特别是步兵炮再次射击了两发,正中重炮的炮弹堆上,引发大规模的殉爆,轰轰轰,大地在颤抖,码头在烟火中摇晃,火光和浓烈的黑烟,在江风的吹拂古荡下,越来越大,好像到了末日世界。
    日军的炮弹和关键的辎重都完蛋了。
    炮弹,是鬼子重武器,精华元气所在,现在,炮弹都完了,那不是割蛋了吗?
    捂着耳朵,张锐下令撤军。
    他们早就有预谋,带着一些小车辆,一些滑板,迅速将步兵炮拆解,装上去,拖着,拉着就跑。
    二十五人,零伤亡,毁灭了敌人的炮弹辎重,至少毙伤敌人二百人,撤!
    他们一开始撤退,那些匍匐地上的鬼子步兵就重新集结,追了上来。
    张锐部队用机枪再次打了一下,吓得鬼子又隐藏不动了。
    张锐军迅速摆脱了敌人的追杀,一路上,将步兵炮弹直接丢到一个水塘里,沉到水中,用泥浆封住,轻装前进。
    有本地人向导,他们轻车熟路走了。
    城内,毕云涛带领一些战士,潜伏了下来。
    因为,部分芜湖的百姓跟随着大军南撤,更多的百姓离开了战火纷扰的地方,去周围村庄什么的地方躲避。
    城内,只有少数老弱病残的居民在苟延残喘,在观察着风向。
    少数在昨夜战斗中隐藏起来的汉奸和伪军,日军,已经控制了城市,到处喧嚣,要求城中的居民服从皇军。
    很快,日军的先头部队就到,进占全城,搜索民间院落,防范中国残兵。
    更多的日军部队源源不断地过来。
    正在过程中,他们听到了北面恐怖的爆炸声,也在城墙上看到了炽烈的火焰和浓烟。
    “糟糕!支那军偷袭!”
    日军立刻返回。
    距离最近的日军步兵,马上兵分两路,向码头的两侧包抄追杀。
    可惜,他们的速度太慢了,张锐等人已经溜之乎也。
    城里的日军,进去了又返回去保护码头,现在兵力只有一个步兵大队,而且,都聚集在城墙上,对着北面张望。
    此时,南面的城郊,中国一支小部队出现了。
    距离城墙一千五百米,中国军队的山炮和迫击炮,对着日军城墙和城市中进行了猛烈轰炸。
    城墙上正在晕眩的日军,慌忙躲藏,也躲不到多么安全的地方,被两分钟的轰炸,当即死伤过百人。
    随后,炮火延伸,顺着城墙轰击。
    远距离,打不准,可是,那种威力是很强的,将所有城内的日军震慑得不敢乱动。
    随后,炮火小组撤退,乘坐小船,在本地人士兵向导下,安然向南。
    城里的日军被气坏,他们明显感到,城外的敌人兵力不多。
    于是,日军步兵大队长果断派遣两个中队出来追杀,兵分三路,兜捕对手。
    随后,大队长按捺不住激愤的心情,又加派了一个中队。
    城里还有三个中队,一个骑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步兵中队。
    日军主力北上和南下,将芜湖城再次空出来。
    日军的骑兵中队,也没有驻扎在城内,而是在城门口,随时出发突击。
    晚上不让快速的骑兵行动,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水网密集,骑兵行动受到限制,又是晚上,看不清楚,难以发挥威力。
    炮兵中队,则集中起来休整。
    只有一个步兵中队,分布在城门的内外,保持警戒。
    毕云涛的部队,出场了。
    30个人的小分队,其中老兵20个!
    向导4人,其他挑选的精锐6人。
    他们是张锐习惯的敢死队。
    兵在精不在多,是张锐习惯的原则。
    大战中精妙地使用特种部队,才是最厉害的。
    携带消音器,驳壳枪,匕首,他们从隐蔽的地方出来,听到炮声,就知道了。
    一直有电台联系呢。
    毕云涛是新四军游击队的队长,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老红军,立刻将部队分成小组,出发。
    10人一组,部队率先清理了街道上日伪军的岗哨。
    消音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幽灵一样冲上了街道,从两侧的阴影中过去,接近了敌人,将敌人击毙。
    知道中国军队撤退,城里几乎是空城,日军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搜索,彻底放心的。
    所以,面对无声无息的突袭,日军稀里糊涂地死掉了。